2月20日中国经济网报道,截至2月17日,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5.0亿吨,同比增长15.9%,日均装车17.15万车、同比增长16.7%,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。
不断调整运输方案,让铁路运输围着市场转。以市场为导向,铁路部门根据物流市场的变化,以变应变,灵活实时组织列车的开行。冬季是用电高峰期,因而抢运电煤是头等大事。铁路部门同心协力,深入煤矿、发电厂等用煤企业,根据煤矿生产及用煤企业具体情况,精心组织煤炭装卸、运输。同时深入港口,做好煤炭运输的衔接工作,提高敞车及煤炭集装箱利用率。另外,充分挖掘大秦铁路、瓦日铁路、浩吉铁路、唐呼铁路等重载铁路运输能力,提高煤炭运输量。截止2月18日,国铁集团运输煤炭26162万吨,煤炭日均装车75999车,同比增长19.2%。从而保证了各发电企业用煤需求,保证了千家万户温暖过冬,保证了新春佳节万家灯火。
满足民生需求,是铁路运输的出发点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,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,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,铁路运输也在根据企业生产及发展需要,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,制订“一企一策”运输方案。另外,1月份、2月初是年货集中运输期,铁路部门及时组织开行快运货物班列,及时将各类年货运输到位,满足节日市场需求。同时,利用高铁动车组的空余座位,每天的确认列车,参与快递物流运输,让百姓春节的餐桌更加丰盛。
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仍在蔓延,我国疫情防控仍在继续。铁路部门积极行动,以最快的速度,运输各类防疫物资,截止2月18日运输各类防疫物资1342批,12506吨,为我国疫情防控保驾护航。
开好中欧班列,畅通经济发展“双循环”通道,让“洋年货”进入寻常百姓家。中欧班列的开行,畅通了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通道,加深了各国间、地区间的合作和友谊,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“数字口岸”使中欧班列各国间无接触运输,开行数量逆势增加,覆盖范围越来越广,运输品种越来越全,不仅增加了全球战胜疫情的信心,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增加了动力。当然,中欧班列高密度开行,也让中国的春节成为世界的春节,欧洲的红酒、化妆品、巧克力、牛奶、家用电器等“洋年货”,纷纷走进商场超市,摆上寻常百姓的餐桌。
当然,“牛气”的铁路货运数据,凝聚着每一位铁路职工的智慧和辛勤汗水。200多万铁路职工坚守岗位,战严寒、斗风雪,多措并举,让钢铁大动脉畅通无阻。一年一度的春运,千千万万在外打拼的游子踏上回家旅途,实现团圆梦。而铁路职工却是走在与家逆行的方向,在各自岗位上,守护着大家的团圆路,为节日市场的丰盛保驾护航。